據電車資源掌握的上險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延續高景氣度,整體銷量突破6.5萬輛,創近年同期銷量峰值。與去年同期銷量44036輛相比,同比增幅達到48.1%;1-9月累計銷量443095輛,朝著全年60萬輛的目標大步邁進。
從車企銷量TOP10變化來看,遠程、福田和上汽通用五菱穩居前三,第4-10名與上個月相比變化較大。有車企憑借銷量暴增躋身榜單,也有車企黯然落榜。一起看看9月龍虎榜,誰在狂飆,誰在掉隊?

遠程蟬聯銷冠,福田再超五菱站穩第二
從競爭格局來看,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呈現出“一超多強”的鮮明特征。9月銷量TOP10企業市占率高達76.4%,引領行業進入了基于品牌、渠道、成本控制和生態建設的體系化競爭階段。
遠程新能源商用車以13,719輛的銷量和21%的市占率穩居行業榜首,成為行業絕對龍頭。其絕對領先的地位不僅源于產品,更源于其戰略布局,即平臺化與生態化,這也成為遠程制勝關鍵。
福田汽車與上汽通用五菱分列二、三位,北汽福田以139.0%的同比增速位列第二,上汽通用五菱成為榜單內唯一同比下滑企業(也是TOP3唯一堅守傳統營銷模式車企)。相比于其他高增速企業,也暴露其可能存在“產品滯后性”和品系單一,未及時跟進行業的智能化升級,導致在存量市場中被擠壓。
值得一提的是,江鈴汽車憑借245.1%的增速,時隔一月再次殺進前十。
增長動能分析則揭示了更大的市場變局。榜單中絕大多數企業實現了超過60%的同比增長,其中江鈴汽車以245.1%的增幅一馬當先,長安跨越(149.2%)和福田汽車(134.1%)也呈現翻倍式增長,反映出中部企業正通過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快速崛起。
這種普遍高增長的態勢,既得益于各地新能源推廣政策的持續發力,也印證了物流行業電動化轉型已進入加速期。
市場分化加劇,傳統車企走出轉型陣痛期

從今年前三季度(1-9月)累計銷量來看,新能物流車銷量車企TOP10榜有一個顯著特征:市場在加劇分化,傳統車企不僅上榜車企多,且銷量同比表現整體向好,預示著逐步走出轉型陣痛期。
從整體數據來看,2025年1-9月新能源物流車行業呈現兩大趨勢:一是頭部集中度持續提升,TOP3企業中,遠程、福田汽車、上汽通用五菱合計占比達40.7%,接近行業半壁江山;二是市場增長動力多元,既有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驅動,也有龍頭企業的穩健拉動,中部企業的破局式增長。
新能源物流車行業的“頭部壁壘”已然筑成,幾大巨頭幾乎瓜分了主流市場。在此格局下,中小企業若無法在細分場景殺出一條血路,便難以撼動頭部玩家的地位,馬太效應正持續加劇。隨著產業規模擴大,成本控制能力已成為決定企業生死的生命線。那些具備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與平臺化優勢的企業(如遠程),或背靠大型汽車集團的企業(如福田、長安、上汽),憑借其強大的供應鏈和規模效應,正建立起難以逾越的成本護城河。
因此,這份銷量榜單遠不止是冰冷的數字羅列,更是一張實時變化的行業戰略“熱力圖”。它清晰揭示了當下的市場暗流與明面攻勢:頭部領航者正全力從“制造商”蛻變為“生態服務商”;傳統商用車巨頭雖然憑借其深厚的家底,發起轉型攻勢,但也出現了分化:福田、長安、上汽大通等已逐步走出了轉型陣痛期;而如上汽通用五菱、東風輕型車等傳統企業,依然深陷戰略換擋的陣痛期,在調整中尋求新的破局之路。
結語
“金九”圓滿落幕,“銀十”激戰正酣。隨著四季度來臨,集中度與增長性并存,四季度競爭將更激烈,疊加“雙11”物流旺季、地方新能源補貼政策收尾等因素,行業競爭或將進一步升級。對于企業而言,能否快速推出符合新規的車型、優化成本控制,將成為年末銷量沖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