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自主品牌陣營呈現出“頭部強勢領跑,新勢力與傳統品牌多元破局”的鮮明特征。比亞迪以342,838輛的銷量斷層式領先,銀河品牌也憑借110,704輛的表現闖入銷量前三甲,為市場注入新活力;與此同時,奇瑞、長安、吉利等傳統強企仍以穩健的規模持續發力,呈現出自主品牌在競爭中成長、在分化中進階的特征。
2025年8月自主品牌銷量榜
NO.1比亞迪,8月銷量342,838輛。
NO.2奇瑞,8月銷量134,473輛。
NO.3銀河,8月銷量110,704輛。
NO.4長安,8月銷量98,166輛。
NO.5吉利,8月銷量93,463輛。
NO.6哈弗,8月銷量68,912輛。
NO.7零跑,8月銷量57,066輛。
NO.8捷途,8月銷量54,179輛。
NO.9名爵,8月銷量50,883輛。
NO.10五菱(銀標),8月銷量49,264輛。
8月,比亞迪以超34萬輛的銷量穩居榜首,且與第二名拉開超20萬輛的差距,“頭部效應”已呈“碾壓式”態勢。這背后,是其在全產業鏈的深度布局(從電池、電機到整車制造)與品牌矩陣的協同發力:王朝系列、海洋系列持續夯實大眾市場基本盤,高端品牌(如仰望、方程豹)則拉升品牌溢價與技術標桿形象,最終通過“規模效應+技術壁壘”形成自主陣營內的絕對領跑優勢。
銀河品牌以110,704輛躋身前三,成為8月最受矚目的“破局者”。作為吉利旗下聚焦新能源的新銳品牌,銀河的崛起折射出“品牌矩陣化”策略的成功——傳統車企通過孵化新品牌,既能規避母品牌的用戶認知慣性,又能精準切入新能源細分市場(如銀河針對的“年輕家庭+智能新能源”需求)。這種“老車企做新品牌”的模式,正在成為自主車企突破增長瓶頸的重要路徑。
奇瑞(134,473輛)、長安(98,166輛)、吉利(93,463輛)等傳統強企的表現也非常亮眼,憑借“產品迭代+供應鏈韌性+新能源轉型節奏”保持穩定。如奇瑞,依托混動技術與全球化布局持續向上。
哈弗(68,912輛)、零跑(57,066輛)、捷途(54,179輛)等品牌的表現,凸顯出自主車企“細分市場深耕”的策略有效性。哈弗憑借多年在SUV領域的技術與口碑積淀,持續鞏固燃油及混動SUV的基本盤;零跑聚焦“新能源高性價比”賽道,以精準的成本控制與配置組合滲透下沉市場;捷途則通過“旅行+車型”的差異化定位(如捷途旅行者系列),在跨界細分領域開辟新增長極。
整體來看,自主品牌正呈現“馬太效應加劇+百花齊放并存”的格局。這背后,是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能源技術、品牌運營、供應鏈自主化等方面的整體成熟——當產業底座足夠堅實,自主車企便能在“規模競爭”與“差異化競爭”中找到平衡,共同推動中國品牌在全球汽車市場的話語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