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度的電池、純電續航500公里,你沒看錯,這不是一輛純電車的參數,而是零跑全新旗艦車型D19增程版本的電池和續航數據。
目前,增程車電池變得越來越大,純電續航直逼純電車型。只是,越來越大的電池,換來的一定是更高的售價。增程車,還能親民嗎?
“不能”啟動的增程器
“純電車背著個燒油的充電寶”,這是很多人對增程車的理解。然而,現在的增程車,甚至想車主不用“充電寶”。
今年9月上市的新一代智己LS6,增程版車型電池容量達66度,純電續航最高達450公里。再譬如,去年便高調官宣切入增程賽道的小鵬,增程版X9的純電續航也將達到450公里。
然而,有車企還不滿足“4字頭”的純電續航,零跑D19干脆把電池容量干到80度以上,純電續航達500公里,多少純電車的續航都達不到這個數字。
此外,深藍S09、昊鉑HL增程版、尊界S800增程版、智界R7增程版等車型的最高純電續航均超過300公里,其中尊界S800增程版最高純電續航甚至達到400公里。
帶著油箱和增程器的增程車,為何一定要“卷”電池容量和純電續航?
對此,蔚來董事長、CEO李斌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增程車把電池包越做越大,不就是為了進一步減少增程器的啟動,原來你一年還能使用五六次,現在可能一年才使用一兩次。每天開車都要背著幾百公斤的東西,好像不太合算呀。”言外之意,“增程電池越做越大,干嘛不直接買純電?”
也許不是車主不想買純電,而是見過太多純電車帶來的續航焦慮,這讓增程車在中國有了特殊的生存空間。如今純電續航越來越高,少用增程器,也就能讓車主少面對增程車本身的劣勢,“把增程車當純電車開”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的獨特景象。
增程車真要越來越貴嗎?
羊毛出在羊身上,更大的電池和更長的純電續航背后的成本,究竟會讓誰來買單?顯然,最終都會體現在增程新車的售價上。
理想剛推出增程車時,靠的正是綜合制造成本更低——畢竟在當時與動力電池高昂的價格相比,增程器是更劃算的方案。
然而,如今搭載“超快充+大電池+長續航”的增程車型,成本甚至超過了同級別的某些純電車型,這意味著增程將有逐漸成為“高端配置”的可能。這些純電續航動輒數百公里的增程新車,價格普遍在20萬元以上,已經進入高端陣營。
而要想在中高端市場站穩腳跟,車企也有自己的焦慮。畢竟,高端市場價格擺在那,沒有人想自家的新車有明顯的短板,最好是“既要又要”,而“超快充+大電池+長續航”便是不二之選。
不過,今年前三季度,增程車累計零售份額只占整個新能源大盤的不到10%,仍然是新能源市場中的“小眾”產品,越賣越貴恐怕并非好事。
增程車走向“純電化”,真的走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