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以下簡稱《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中指出,為應對電動隱藏式車門把手新技術、新安全需求,進一步規范和提升車門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車安全底線,組織開展了門把手標準的制定工作。

圖片來源:工信部官網截圖
新標準的推出意義重大。為此,有專家從多方面對技術要求進行了解析。
標準征求意見稿對于車門把手結構、手部操作空間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明確每個車門的車門外把手在任意狀態時,應具備手部操作空間,有效解決了電動隱藏式門把手操作不便、難以識別等困擾消費者的痛點問題。
標準征求意見稿要求每個車門的車門內把手和車門外把手均應具有機械冗余設計,保證事故斷電后能在不借助外部工具情況下,通過具備機械釋放功能的車門把手開啟車門,確保發生事故后乘員逃生和事故救援。
此外,標準征求意見稿規范了車門內把手和車門外把手的布置區域,以及車門內把手的安全標志和開啟方式示意。該條款通過明確布置區域與可視化安全標志,有效解決車門把手可見性差、識別性不足等問題,有效減少了車門把手的誤操作,兼顧了安全效率與用戶體驗。
據悉,自2024年起,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了標準的預研和制定工作,制定過程中召開15次會議,組織行業100余家國內外整車、零部件、檢測機構等單位專家開展門把手專題調研及標準研討,系統開展了車門把手安全技術研究,旨在全力解決車門把手衍生的行業痛點,全面提升車門把手安全性能。
標準或將在兩年后落地。編制說明中提及,建議本標準實施日期為2027年1月1日。
對于新申請型式批準的車型:2027年1月1日實施,應滿足本文件除4.1.1.3之外的要求;2027年7月1日起,應滿足本文件規定的全部求。對于已獲得型式批準的車型,2028年7月1日起,應滿足本文件規定的全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