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第二十八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就要開幕了。作為國內四大A級車展之一,本屆展會依然匯聚近120個汽車品牌,展出規模達22萬平方米,逾1600款車型齊聚蓉城。然而與往年不同的是,一批曾經閃耀展臺的品牌悄然缺席。超豪華陣營中,保時捷、賓利、蘭博基尼、勞斯萊斯、蓮花跑車集體退出;二三線豪華品牌如雷克薩斯、捷尼賽思、捷豹路虎同樣不見蹤影。據統計,本屆車展缺席品牌超過25家,其中豪華品牌占比近半,展位格局也隨之洗牌,曾經的豪車館被小米、紅旗、小紅書、寧德時代等品牌取代。這一現象引發行業廣泛關注:為何越來越多車企選擇“逃離”車展?

市場分化
與品牌戰略調整
車展缺席現象的背后,是汽車市場深度分化與品牌戰略的主動調整。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2025年7月豪華車零售17萬輛,同比下降20%,環比下降29%,豪華品牌零售份額僅為9.3%,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超豪華市場下滑趨勢更為明顯,這一現象從2023年開始顯現,2024年加速下滑,2025年上半年仍未扭轉。再加上今年7月20日起,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起征點從130萬元下調至90萬元,豪華車市場潛在銷量在經過一次集中釋放后,后續可能不會有什么顯著增長點,市場現狀可能還會維持很久。

除了市場表現不佳的因素,車企也在重新評估參展的成本與效益。參展車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包括展位租賃、展臺搭建、新車運輸和宣傳推廣等費用。對于市場份額逐漸被壓縮的品牌而言,如果參展不能帶來相應的市場收益,缺席就成為了一種成本控制的手段。不少品牌需要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不得不重新分配有限的營銷資源。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品牌與傳統強勢自主品牌卻在大舉進軍車展。比亞迪已經連續兩年包下成都車展的9號館,王朝、海洋、方程豹、騰勢、仰望五大品牌全陣容亮相,還在場外設置了技術體驗區。長安汽車集團整合資源后展現出強大發展潛力,此次攜長安、長安馬自達、長安啟源、阿維塔、深藍五大品牌強勢登場。奇瑞也包下5號館,展示奇瑞、星途、縱橫、ICAR、捷途五大品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多元化成果。這種兩極分化的參展態度,清晰地反映了當前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強者恒強,弱者面臨出清。
營銷渠道變革
與消費者觸達方式創新
車企缺席車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營銷環境的根本性變化與消費者觸達方式的創新。超豪華品牌集體缺席A級車展,并不意味著他們放棄了中國市場,而是在尋找更加精準的營銷路徑。私密品鑒會、高端俱樂部活動、定制化試駕體驗等小而精的營銷方式正成為超豪華品牌的新選擇。這些方式能夠更精準地觸達目標客戶,避免在大型車展中被淹沒。超豪華品牌本質上銷售的不是交通工具,而是身份象征和夢想體驗,在信息過載的大型車展中,這種高端體驗難以充分展現。

汽車屬性的變化也推動了營銷方式的轉變,隨著汽車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動空間轉型,車企開始主動向消費電子展等平臺遷移。2025年1月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參展車企高達200家,吸引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的汽車公司,他們爭相展示自動駕駛、智能駕駛艙、飛行汽車、車聯網等最新技術。相比之下,成都車展只有128家車企參展。公司去年將參加法蘭克福車展的預算削減了三分之二,并將其轉移到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和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等技術展會上。對汽車公司來說,科技展會已經成為展示品牌自身尖端理念和創新實力的更理想方式。

互聯網滲透和體驗式營銷的興起,也讓車企開始重新考慮花大代價參加車展的必要性。新生代消費者更愿意通過實際體驗來了解產品,而不是通過車展上嘈雜的環境和有限的時間。車展產生的本意是為汽車廠商提供一個宣傳企業和產品理念的平臺,發布產品信息,了解行業發展方向。當這樣的功能可以被越來越多的方式和渠道所替代,車展就不再是每家車企都必須參與的活動。日內瓦、巴黎、底特律和東京等大型車展的觀眾數量近年來持續下降,2019年法蘭克福車展只有56萬人參加,比2017年減少了25萬,與2015年的93萬相比幾乎減少了一半。原定于2023年2月舉辦的日內瓦車展已經正式取消,這是該車展自2020年以來連續第四年被取消。
行業變革
與未來趨勢展望
車展缺席現象本質上反映了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從市場格局來看,中國汽車市場正在呈現出兩極化趨勢:一方面是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持續升溫,另一方面是經濟型電動車的放量增長。30-50萬元價位的新能源車型正在成為市場新寵,既滿足了一部分消費者的高端化需求,又提供了傳統豪華品牌無法比擬的智能科技體驗。這種兩極化趨勢使得傳統豪華品牌腹背受敵,既不能放下身段參與價格戰,又在智能化競賽中相對滯后。

從技術路線來看,混動車型正在成為市場新焦點。在2025年成都車展上,混動車型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各傳統自主企業陸續發布了各家的混動技術,如長城檸檬DHT、吉利雷神Hi·X、奇瑞鯤鵬DHT、長安iDD、廣汽GMC 2.0、東風馬赫MHD等。帶來了影酷、影豹的混動版、新一代M8豪華MPV混動版以及新第二代GS8雙擎,完成了轎車、SUV、MPV全產品線的混動化覆蓋。比亞迪、奇瑞、長城、領克、長安等品牌也紛紛推出新的混動車型。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到2035年,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各占50%,傳統能源汽車將全部為混合動力汽車。這意味著從2025年開始,混動汽車銷量要占傳統汽車的50%,到2035年則會100%取代傳統汽車。

從行業整體發展來看,中國自主品牌正在全面提升全球競爭力。2025年6月,中國占世界汽車份額達到36%,較去年提升3.5個百分點。比亞迪達到世界第6位,吉利第9位,奇瑞第10位。在新能源領域,2025年6月中國占世界新能源車份額70%,自主品牌海外新能源份額達到16%。中國新能源車2025年1-6月出口表現好于預期,插混和混動替代純電動成為出口的新增長點。中國新能源車出口向中東和發達國家市場呈現高質量發展,主要出口目的地是西歐和亞洲市場。
車叔總結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汽車營銷將更加精準、更加圈層化、更加注重體驗。傳統車展的黃金時代正在落幕,新的汽車生態展示方式正在興起。科技公司、互聯網平臺、供應鏈巨頭將更多地出現在展臺上,重新定義什么叫做"汽車展會"。超豪華品牌不會離開中國,但他們正在改變與中國消費者對話的方式。大型車展的集體缺席,只是一個開始。隨著汽車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技術創新將成為車企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車展作為汽車行業展示技術和產品的重要平臺,雖然其形式和影響力可能會發生變化,但它依然會在汽車行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成為車企展示實力、爭奪市場的重要舞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