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東風奕派汽車科技公司戰略發布會暨新車發布會在武漢舉行。發布會上,東風汽車集團宣布深度整合旗下奕派、風神、納米三大品牌資源,正式成立奕派科技,并發布為期四年的“未來之翼”戰略。該戰略以技術、品牌、產品、海外為四大支柱,核心目標是通過資源聚焦與運營提效,在激烈的新能源市場競爭中構建差異化優勢。
發布會上,六款新車同場集中亮相,2026款東風奕派eπ008六座版正式上市,限時先享價為17.36萬元,風神L8現場開啟全球首秀。
此外亮相的還有2026款納米01、納米06、東風奕派eπ007+,以及eπ007首款定制化車型——閃現01。
整體來看,東風集團試圖通過奕派科技的“深度整合”來解決資源分散問題,通過用戶直達和技術的開放共生來解決效率問題。
01
戰略藍圖:“未來之翼”四維驅動
發布會上,奕派科技總經理汪俊君正式發布了名為“未來之翼”的戰略計劃,主要分為四大支柱,“技術之翼”“品牌之翼”“產品之翼”“海外之翼”。
奕派科技總經理汪俊君
首先是技術戰略。憑借56載深厚的造車積淀,東風集團在“十四五”規劃期間投入超過500億元研發資金,并集結1.2萬名研發人員,共同為奕派科技奠定了六大核心技術基礎:
安全方面,奕派科技采用航空級2200MPa熱成型鋼、全球首個自有16000噸一體化壓鑄技術,提升車身抗扭剛度3倍,2026年實現量產。
打造出通過海水浸泡、槍擊、高空跌落“海陸空”三棲測試的馬赫電池。
此外,在固態電池研發方面,東風集團采用“硅碳+高鎳”材料組合,使得能量密度高達350Wh/kg,即使在-30℃的極端環境下,續航保持率也能超過70%,計劃于2026年應用于車輛。
性能方面,奕派科技打造出全球首個超千伏高壓架構,即電壓1200V,匹配3萬轉電機,峰值12C快充,常溫充電5分鐘續航450公里,將在2026年首車落地;智能線控底盤,可以做到100ms制動響應,20Hz振動過濾,3.5米轉彎半徑。
智能化方面,天元智駕提供T100至T1000四級方案,天元T100具備高速NOA/記憶泊車功能;天元T200具備城區NOA輔助駕駛功能;天元T500:配備行業領先的THOR-U旗艦芯片,實現了從車位到車位的高階輔助駕駛功能;天元T1000具備1000Tops的AI算力,端到端與規則系統雙重冗余,支持車路云協同、5G實時互聯,甚至可以看到前方3公里施工占道,提前掌握交通信息,規劃最優路線。
此外,奕派科技還將推出天元智艙3.0匹配旗艦芯片,提供無感支付、場景化服務,預計在2026年,奕派科技將推出具有情緒感知能力的“車載智能體”。
其次是,品牌戰略,核心是“奕派向上、風神向新”。
所謂奕派向上,即整合東風納米品牌的年輕元素,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攜手華為打造高端智能精品系列,融合東風制造與華為智能科技,進軍中高端市場,堅持“科技?品位?信賴”價值。
風神向新則是擁抱“智享生活新家庭”,定位“智慧家享汽車品牌”;擔當“東風海外市場主力軍”,堅持“科技、品質、愉悅”價值,服務全球家庭。
第三是產品戰略,雙品牌發力。
奕派科技為兩大品牌規劃清晰賽道:奕派品牌定位“主流科技”,以納米01/06、eπ007/008等為代表,面向年輕用戶,智能品質突破;“智能精品”,與華為合作,首款高端智能全尺寸SUV2026年上市。根據規劃,2028年產品將達到10款,覆蓋A0-C級,每年至少上新2款。
風神品牌則是專注全球節能車,即燃油、HEV和PHEV,技術越級、產品擴容(5~7座),鞏固運營市場,布局L4Robotaxi。2028年在售車型達10款,年投放新品/換代車不少于2款。
整體目標是,兩個品牌2028年產品總數將達20款。
第四是海外戰略:全球視野,深耕屬地。
產品方面,到2027年,東風奕派科技的海外車型超30款,覆蓋全動力形式(ICE/HEV/EV)、全級別(A0-C級)、左右舵市場。
渠道布局方面,2027年奕派科技的全球網點超2000家,優化形象與流程。
屬地化運營方面,奕派科技將加速本地化團隊建設與制造能力,目標2030年本地化制造占比超50%。
營銷轉型方面,品牌端,錨定10大戰略市場,融合中國文化與屬地IP,提升品牌力;營銷端,打透產品力標簽,全新商務政策筑牢體系,驅動海外銷量加速突破。
02
深度合作:東風+華為,“四個聯合”新模式
與華為的合作是奕派科技品牌向上與技術突圍的關鍵落子。雙方合作歷經嵐圖、猛士項目,在奕派科技進入更深入的“DH項目”(D:東風,H:華為)階段。其核心是創新的“四個聯合”模式:聯合定義、聯合開發、聯合共創、聯合營銷。
“這種合作不是簡單的供應關系,而是團隊深度融合,甚至共同辦公,真正實現從研發到市場的全鏈條協作。”汪俊君在媒體采訪中強調。他認為,華為在用戶洞察和ICT領域的優勢,與東風56年的造車積淀和機械素質形成互補。東風在機械制造和數字化方面的專業能力,結合華為在智能駕駛和ICT領域的技術實力,已經在嵐圖和猛士產品上取得了顯著效果。
東風產品企劃部副總經理張雁軍補充道,具體到奕派項目,得益于之前合作打下的良好基礎,去年6月華為主動找到東風,提議開展更深入的合作模式。
相較于其他車企的合作模式,東風與華為的合作以更深層次的能力賦能為特色,雙方建立了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工作機制,始終緊密圍繞用戶利益,形成高效協同的戰略伙伴關系。
東風奕派汽車科技公司副總經理程軍也表示,與華為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從產品定義到造型設計,甚至在底盤、安全等傳統強項領域,奕派科技都虛心聽取華為專家的建議。華為對終端用戶的深刻理解,將幫助奕派科技打造出更符合用戶場景需求的產品體驗。
盡管均與華為保持著深度的合作關系,但在談及品牌定位的差異化策略時,汪俊君強調,集團對此有著清晰的戰略布局。嵐圖和猛士承載著品牌向上的使命,主打豪華高端市場;而東風奕派則肩負著不同的責任,更需要實現規模化的市場突破。
03
用戶為本:效率革命與口碑工程
“用戶口碑是奕派科技的生命線和企業的一號工程。”汪俊君在發布會上表示。
要做“聽勸”品牌,主動擁抱用戶批評,承諾“用戶問題,10分鐘響應;1小時給到解決方案,1天滿意閉環”。建立高管直聯、用戶座談會等機制,確保聲音直達決策層。例如,根據用戶反饋,奕派007/008在7月29日通過OTA火速升級了哨兵模式、QQ音樂等功能。
還要做到極致效率。對內發起效率革命,要求“砍冗余、簡流程,復雜問題極簡解決……拒絕聽到‘再研究’,必須‘馬上給方案’”。對外則“極致壓縮響應時間,研發加速,落地加速。用戶提出的需求,第一時間上車”。
這些的基礎就是組織保障,將研產供銷服全價值鏈深度整合至同一公司體系內,構成了此次改革的核心所在。汪俊君指出,這解決了過去分散架構導致的“信息傳遞偏差和決策效率低下”問題,實現資源聚焦,“捏緊拳頭打殲滅戰”和快速決策,如市場反饋可第一時間拉通會議解決。對此,集團也給予了更充分的運營授權(DOA),提升了靈活性。
04
挑戰與未來:集團的“主力軍”
在發布會上,東風集團董事長楊青提出了奕派科技在集團中的定位,即自主乘用車事業的主力軍。換句話說,就是銷量擔當。
背靠東風集團,奕派科技擁有深厚造車底蘊、強大技術儲備、全價值鏈整合和資源支持等顯著優勢,但挑戰同樣不容忽視。
目前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尤其奕派科技也在15萬-25萬元主流市場參與競爭,需直面比亞迪、小鵬等強勁對手,需接受市場對其產品力與價格競爭力的嚴格檢驗。
品牌重塑與認知層面,如何清晰區隔并成功提升奕派、風神兩大子品牌形象,特別是要讓消費者認同并接受“奕派向上”所代表的高端智能定位,這將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
技術量產與成本,固態電池、超千伏高壓平臺等前沿技術的量產時間表能否如期兌現并控制好成本,也關乎戰略的落地效果。
全球化運營方面,奕派科技也需應對復雜的市場差異、文化隔閡與運營挑戰。
作為東風集團自主乘用車的“主力軍”,奕派科技被寄予厚望。其短期目標是提升用戶口碑與產品力,中期目標是打造市場認可的爆款產品,長期則需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無論如何,這支整合了傳統底蘊與創新活力的新力量已開啟新征程,它的進擊之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