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得A級車者得天下”,車圈的這句至理名言,不分油電。
燃油車時代,國內外知名車企中,皆有全球知名的A級王牌轎車,比如豐田卡羅拉、日產軒逸、大眾高爾夫,它們的是品牌圖騰,更是在全球范圍內皆銷售超千萬量級、擁有巨大影響力的車型。
7月24日,一家成立十年的中國新勢力推出了一款A級純電車,自信的喊出了:要向凱美瑞、卡羅拉一樣成為車圈常青樹,它的名字叫做零跑,它推的新車叫做B01。

半價Model 3?B01不怕比
當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公布B01起售價8.98萬的那一刻,坐在杭州電競中心現場的所有人,既驚又喜。
善于“高配低價”策略的零跑汽車再次提高純電轎車下限,為什么這么說?B01入市之前,售價10.98萬起的比亞迪秦PLUS EV是10萬級純電轎車“扛把子”,零跑B01把價格“打”到8.98萬,售價12.98萬的小鵬MONA M03 502長續航Max版是帶激光雷達、配高階輔助駕駛最具性價比的車,零跑B01 550激光雷達版定價11.38萬元。
不多不少,同樣配激光雷達,零跑B01比小鵬Mona M03“剛好”便宜1.5萬元。
推C系列之時,零跑被大家戲稱“半價理想”,如今推B系列,大家又給B01取名“半價Model 3”,零跑內部的態度也很有意思,從不否認,笑看對比。

就比如,零跑B01上市后的群訪環節中,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朱江明笑著回答:“B01被稱為是半價的Model 3,他們是23萬多,我們是12萬左右,可以這么去理解,但是我們可以各項指標去對標。有很多的人會這么說,我覺得確實是有這么一個潛質。”
當然,在這位60后掌門人眼中,零跑B01真正的目標是成為像豐田凱美瑞、卡羅拉一樣的“車圈常青樹”,朱江明強調:“現在燃油車賣的越來越少,但是轎車賣的還不少,凱美瑞在轎車里是最經典的,我們比卡羅拉的空間要大很多,所以我們看起來是一個A+的車的長度,但是內部的空間是完全達到了B級車的空間,所以在空間上,續航,智駕,操控上,我們的長板是長得太多了,很有亮點,而且是剛需。”

“長板夠長,沒有短板”,這是零跑B01邁向成功的密鑰,零跑B01出自LEAP3.5架構,全域自研能力是零跑B01非常明顯的優勢,所以我們看到,零跑B01能非常迅速“上車”車身底盤一體化技術、8650芯片以及最新的激光雷達,全域自研優勢還在于成本可控,以零跑B01為例,雖然定價很親民,但朱江明也承認:零跑不僅做到不虧本,我們的毛利率還要穩步地上升。
各懷絕技的車企們紛紛加入純電A級轎車市場,零跑B01在產品力上對標特斯拉Model 3、廣汽豐田凱美瑞,但在價格和定位上實則已經瞄準小鵬Mona M03與比亞迪秦PLUS EV。
50萬輛年銷只是“小目標”,零跑還有“大野心”

就在前不久,造車第十年的零跑汽車迎來了里程碑時刻,零跑汽車以423位首次入圍《財富》中國 500 強榜單,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賽道,零跑汽車不僅“活下來了”,還活的很好。翻開新勢力們的財務報表,零跑汽車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凈利潤轉正,提前一年達成盈利目標,毛利率從2023年0.5%躍升至8.4%,第四季度更沖至13.3%的歷史新高。
今年3月零跑B10上市后,曹力曾表示過有信心將零跑B系列賣到月銷4萬臺以上的規模,根據最新數據,零跑B10在6月份銷量已經達到14312輛,隨著零跑B01入市,B系列已經距離月銷4萬臺以上的目標越來越近。
外人看零跑此時的春風得意,一定是羨慕的,但朱江明卻很清醒。
“首先我覺得100萬的目標是必須做到的,因為任何一個車企,如果做不到的話,你就不能生存了。你想要在行業內生存的話,百萬輛是生存的一個基礎,不然會活得很累。如果是五六十萬的話,還是在掙扎的邊緣,有時候還可以勉強地存活,所以百萬是作為任何車企生存的基礎,如果是做不到這個目標的話,就沒有了生存的基礎,這是一個生存的需要。”
勿以物喜,勿以己悲。
朱江明是一個很務實的企業老總,他認為,確保零跑今年達成50萬輛銷量只是一個“小目標”,零跑要想成為一個世界級電動車企,400萬輛才是大目標。
這家誕生于中國“硅谷天堂”杭州濱江高新區的新勢力企業,已然把目標定在了比肩大眾、豐田這般世界級車企。
“BC”都是前菜,“AD”才是零跑版的大展宏圖?

“關于電動車是不是可以賣到40萬、50萬、60萬,我覺得好難!”朱江明在被問及零跑是否會往高端化戰略定位沖擊時真切地表示。
縱觀如今新能源車市場,國內新勢力真正在30萬級以上市場站穩腳跟的企業寥寥無幾,零跑汽車能夠實現利潤、銷量兩手抓,也正是靠著大眾化市場表現優異。其實我們注意到零跑汽車產品布局,就能很清晰看出這家企業的規劃邏輯,零跑汽車先推的C系列,定位12萬到18萬,這是中國車銷量占比最大的細分市場,然后是B系列,定位10萬到13萬,這是銷量規模第二大的市場,之后會推D和A系列。
“如果是首先從A開始做的話要一個一個往上走,那會更難,所以我們選擇C的話,也是零跑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朱江明的這段話真可謂“人間清醒”,相信不少友商創始人聽完都會感慨一番。
把基礎打牢固,零跑當然也會往上沖,B01上市后,朱江明表示,9月初舉辦的慕尼黑車展上,零跑會推出今年的第三款新車,2026年是真正意義上的產品大年,零跑會推出5到6款新車,有A系列也有旗艦級。
你可以這么理解,B和C系列是零跑“活下來”的基礎,D和A系列則是零跑朝著“世界級車企”發展的助推器。
零跑產品的一個特性是“慢熱”,它不會像理想、小米、特斯拉那樣一炮而紅,而是慢慢就紅了。比如,去年的C10上市第一個月是4000臺,到了年底就是5000到7000臺規模,而現在,C10已經熱銷到單月突破1.4萬臺,最早發布的C11上市初期2000到3000臺月銷,但是中期改款后很快就做到1萬臺,零跑的車入市后永遠都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友商們而言,零跑這樣的對手,更可怕。
雖然零跑的產品屬于“慢熱型”,但零跑的產品規劃可一點都不慢,它的每一步都踩對點兒了,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證明,B系列和C系列賣的好,是因為當下消費環境,大家注重性價比,而零跑汽車在等一個“消費升級”的時間節點,屆時,A系列和D系列才會有大展宏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