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杭州IROS 2025官方分論壇IROS 2025 · 美團機器人研究院學術年會上,禾賽科技CEO李一帆發表了題為《Infra For Physical AI:從汽車到機器人的變與不變》的演講。
談及機器人行業,李一帆認為其與汽車行業的根本差異是汽車是 1.0的機器人,并且汽車是一個成熟的硬件,但跟環境不交互,其核心是安全。 而具身智能機器人是物理 AI 2.0,其核心是交互,絕大多數機器人是自主和環境互動的機器人。相對于汽車而言,具身智能機器人是原生AI產品。
但目前,具身智能機器人還面臨硬件成熟度低、缺乏海量數據,且軟硬件難以解耦等問題。

圖片來源:禾賽科技
“今天我們看到的機器人的數據,和車上的數據、網絡上公開數據,可能差四五個數量級,這還是一個無法被解決的問題。”李一帆表示。針對這一問題,他認為機器人只有擁有高質量硬件才有高質量數據。
另外,在李一帆看來,機器人行業軟硬解耦可能是無法實現的。而目前也正是因為軟硬件不解耦,給了更多人把硬件先做好作為數據切入點的機會。
李一帆指出,無論是感知上的,像觸覺這樣的基礎設施,還是像靈巧手、完整的整機,甚至是包括完整的帶激光雷達感知能力的產品,在機器人行業都會比汽車行業更重要。這為中國創業者帶來巨大機會——在軟硬緊密結合的賽道,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和制造能力將成為關鍵優勢。李一帆表示:這個有可能是未來20年我們看到的最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