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汽車行業傳出重磅消息,據悉梅賽德斯-奔馳正與寶馬集團深入洽談關于四缸汽油發動機供應事宜。若合作達成,未來多款奔馳主力車型將搭載寶馬生產的動力系統。

眾所周知,奔馳與寶馬這兩大汽車巨頭,在長達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處于激烈競爭狀態,在技術、市場和品牌形象等多方面針鋒相對。如今,它們卻在發動機這一核心技術領域探討合作,著實令人意外,這一消息亦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與諸多猜測。

根據權威汽車媒體披露,奔馳計劃將寶馬最新的四缸汽油發動機應用于包括CLA、GLA、GLB、C級、E級、GLC以及即將推出的全新緊湊型越野車在內的多款主力車型。據悉,雙方擬重點合作的是寶馬B48系列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改進版本。
從覆蓋車型范圍來看,奔馳此次計劃絕非一時興起或局部性的嘗試,而是涉及多個核心車型系列,這足以表明,這是奔馳經過深思熟慮的重大戰略調整,可能對其未來的產品競爭力和市場表現產生深遠影響。而結合奔馳近期業績表現來看,此次合作的原因并不復雜,那便是現實所迫、省錢至上!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奔馳全球銷量同比下降6%至90萬輛,創2020年以來新低。其中中國市場第二季度銷量同比下滑19%,成為全球跌幅最大區域。在電動化轉型方面,奔馳純電動車型銷量為8.73萬輛,同比下滑14%。財務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息稅前利潤同比大幅下降68.56%至12.7億歐元,汽車業務利潤率從預期的6.6%降至5.1%。在此背景下,奔馳已調整電動化戰略,將2030年全面電動化目標修正為“新能源車型占比最高50%”,同時延長燃油車產品生命周期至2030年代。

面對行業變革,奔馳正積極推進2027年新一代內燃機車型陣容的更新計劃,其中采購寶馬發動機便是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并非僅僅局限于發動機供應層面,雙方還將在全球生產布局方面展開深度協同,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有消息稱,雙方甚至可能在美國合建工廠,這一舉措旨在規避日益增加的進口關稅,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在北美市場的價格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除了自身產品戰略需求外,即將實施的歐7排放標準也是成為了推動雙方合作的關鍵因素。新標準不僅大幅加嚴尾氣排放限值,更首次對非尾氣排放提出嚴格要求,同時引入電池耐久性標準。奔馳現款M252 1.5T發動機雖然滿足現行歐6標準,但硬件設計未預留插電混動系統接口,需進行深度改造才能滿足新標準。相比之下,寶馬的模塊化發動機平臺兼容縱置和橫置布局,且原生支持插電混動系統,能夠以更低成本滿足歐7標準對混合動力的技術要求。
在車叔看來,此次發動機合作談判的出現,標志著奔馳與寶馬已經突破了傳統的競爭思維模式,開始邁向更為復雜和多元化的 “競合” 關系。通過此次合作,雙方有望在發動機開發領域避免重復投資和直接競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互補,共同承擔研發風險,提升整體研發效率和創新能力。

然而,對于寶馬而言,向直接競爭對手奔馳供應核心動力系統并非毫無風險。一方面,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寶馬自身產品的差異化優勢。發動機作為汽車的核心部件,一直是寶馬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一旦奔馳車型搭載寶馬發動機,可能會在市場上引發消費者對兩款品牌產品差異化的重新認知,從而對寶馬的品牌形象和產品獨特性造成潛在沖擊。
另一方面,隨著全球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的加速推進,寶馬自身也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寶馬正在積極推進 “新世代” 電動平臺和第六代電池技術的研發,這些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資源投入。在這種情況下,若過度傾斜內燃機產能,為奔馳供應發動機,可能會導致寶馬在電動化研發方面的資源被擠占,進而影響其在電動化領域的發展速度和競爭力。因此,寶馬需要在此次合作中謹慎權衡利弊,確保自身核心利益不受損害,并在傳統內燃機業務與未來電動化發展之間找到平衡。
車叔總結
隨著汽車產業變革深入,單一企業的單打獨斗已難以應對技術多元化挑戰。在電動化與智能化雙輪驅動的時代,高效整合資源、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能力,比單純掌握獨家技術更為重要。奔馳與寶馬的合作探索,或許預示著汽車產業將進入一個更加開放、協同的新發展階段,傳統競爭邊界正在被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