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汽車市場的技術有多么卷,價格戰有多么激烈,最終效果如何都會體現到銷量之上。日前,根據相關數據數據統計,2025年7月國內汽車銷量為259.3萬輛,雖然環比下降了10.7%,但同比增幅依然達到14.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6.2萬輛,同比增幅達到27.4%,增幅遠超大盤,并且零售滲透率達到54%,再創新高。

而根據懂車帝發布的車型銷量TOP10榜單,新能源車也已經占據了大半壁江山。其中銀河星愿以月銷44274輛的成績再次超過特斯拉Model Y重回第一,榜單的二三名特斯拉Model Y和五菱宏光MINIEV均為新能源車。燃油車在榜單中僅存三席,分別是軒逸、朗逸和L。由此可見新能源的單車銷量對比燃油車已有壓倒性優勢。
那么,具體到轎車、SUV、MPV三大細分市場榜單,新能源與燃油車又呈現了怎樣的分布態勢呢?
轎車市場:平價混戰,高端難以突圍
轎車TOP10呈現新能源與燃油車平分秋色的局面,但新能源車在排名上更靠前。吉利銀河星愿、宏光MINIEV分列前兩名,小米SU7、海鷗、秦PLUS DM的月銷量都超過了2萬輛。

燃油車這邊憑借軒逸、朗逸、凱美瑞、速騰和邁騰等經典車型的奮力廝殺,保住了五個席位,但更多的是在以價格換市場。以上幾款車型在終端市場普遍有著3萬元以上的價格優惠。
另外,小米SU7是榜單中唯一起售價超過20萬的車型,說明主流家轎市場依然是以注重性價比的代步車為主。
SUV市場:燃油基盤猶在,新能源搶占高端陣地
SUV榜單呈現的市場趨勢稍有不同,盡管特斯拉Model Y和問界M8分別以月銷30766輛和21564輛的成績分列前兩名,但燃油車在TOP10中占據了七席,說明在SUV市場傳統燃油車依然受到認可。

不過在榜單中僅有的三款新能源車,起售價都超過了20萬,而榜單中的燃油車售價普遍偏低。說明,燃油車雖在主流價位仍有號召力,但利潤豐厚的高地正被新能源加速占領。
MPV市場:插混當道,新能源接受度意外領先
MPV市場排在榜首的終于是燃油車了,賽那以月銷7341輛的成績力壓群雄,不過在TOP10的榜單中新能源車依然占據了六席。

MPV市場的新能源化其實要晚于轎車和SUV市場,但從7月的榜單來看,MPV用戶對新能源展現出了超預期的熱情。當然,MPV的新能源是以PHEV車型為主,除了排在第九的理想MEGA之外,其余五款都是插混動力。由此可見,無論是家庭還是商務用戶都很在意MPV車型的續航能力。
紅點觀察
新能源車54%的市場滲透率其實已經越過了新舊時代的臨界點,新能源布局改變了銷量榜單的排序,也重塑了消費者的選車邏輯。
代步剛需市場被銀河星愿、宏光MINIEV等小型新能源車牢牢掌控,性價比與使用成本優勢已經讓燃油車無法撼動。中高端市場,特斯拉、問界、理想、小米旗下車型已站穩腳跟,品牌與技術壁壘也在逐步形成。而燃油車護城河在政策、體驗與成本的多重擠壓下,僅存的基盤也面臨著持續收縮。